在汽車市場火爆的今天,不僅新車市場進行的如火如荼,二手車交易市場也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春天。但是,在二手車交易顯露出巨大商機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各種隱患。今年以來,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中心接到涉及二手汽車商品投訴共156件,主要涉及車輛信息不透明、服務承諾不清晰、投訴處理不積極等。相比新車交易,二手車消費糾紛更具復雜性、多元性,調解成功率較低,維權救濟較難,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同時也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中心發布2022年第5號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牢記以下四點,避免掉入陷阱:
一、選擇正規平臺交易。消費者購買二手車應通過正規渠道選擇二手車交易市場、獨立二手車經銷商、大型二手車電商平臺以及傳統4S店,注意查詢企業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等合法資質和誠信記錄,不要貪圖便宜購買證件、手續不全或來路不明的二手車。
二、簽訂書面合同。汽車消費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普通消費者在購車時往往難以全面核實車輛真實情況,在交易達成后一旦發現質量問題,維權會很困難,因此簽訂一份責任明晰的合同顯得尤為必要。原國家工商總局《二手車買賣合同(示范文本)》(GF-2015-0120)對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車輛的過戶、交付及風險承擔,違約責任均提供了原則性約定及內容模板,同時明確經營者應在交付車輛時一并提供車輛技術狀況表及各項憑證,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更有保障。
三、主動獲取鑒定報告。二手車作為“非標品”,鑒定評估、認定車況是二手車交易的必要前提。建議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要求經營者提供第三方出具的車輛鑒定評估報告,也可以選擇信譽良好的第三方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共同對二手車進行專業評估,并保留好二手車評估報告。
四、積極有效維權。買賣合同、鑒定評估報告、交易記錄等作為交易的有效憑證,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證據,消費者應妥善保管。一旦購車過程中發生消費糾紛,要冷靜處理,可先自行與商家協商解決,也可撥打12345、12315熱線、向當地消費者組織投訴,或通過“全國12315”網站、公眾號、手機APP等渠道投訴舉報,及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